|
如何更快地适应助听器?有很多用户在验配门店购买助听器后反映:在店里佩戴效果很好,回家后却感觉变了。听不清楚还有杂音,甚至吵得头晕…… 这是为什么呢?是助听器坏了吗?还是用户被忽悠了呢? 首先,您需要选择一个专业的验配师,告知您的需求和心理价位,由验配师结合您的听力和言语分辨率等情况综合考虑,为您选择一款最适合的助听器。但助听器选合适了,也未必立刻适应了。 为什么助听器戴回家后效果就不好了?作为用户怎样才能快速适应助听器呢? 一、环境变化的影响 多数家庭环境和验配店里的环境是存在一定差异的。一般验配店相较其他环境要安静很多,为有效防止回声和混响,也常会使用一些吸音的装修材料。 而回到家中或其他生活环境中,周围的各种声音围绕在身边,这种聆听环境的变化,很可能让你短时间内难以适应。 因此选完助听器回家后有个适应过程。第一周每天佩戴一至两个小时,尽量在家中较安静的环境使用;第二周每天佩戴四至八个小时,可以去户外不太嘈杂的地方;第三周可以长时间使用助听器去公共场所;第四周可以去观看电影甚至旅行了。 二、沟通对象说话方式的变化 一般验配师讲的都是标准的普通话,且语速、音量适宜,便于助听器用户听清和理解。 而在实际生活中,每个人说话的语速和音量不尽相同。有的人说话声音大,语速快,有的人说话声音小,语速慢,甚至还有的是方言,聆听的感受也会不同。尤其是家人说话比较随意,语速较快甚至含糊,都会导致用户听不清楚。 因此在佩戴助听器后,需要家人耐心一些,说话慢一些、尽量咬字清楚一点。尤其是对多年耳聋的老年人,需要格外耐心,像对婴幼儿说话一样放慢语速,重复多遍。因为他们大脑里关于语言的记忆很多都丢失了。 三、树立恰当的期望值 每个人对助听器的适应程度都不一样。除去助听器性能品质的原因,个人的听力、言语分辨率、期望值对适应程度也有很大影响。 如果您对您的助听器始终无法适应,或者有任何疑惑或不适,一定要及时和您的验配师进行沟通,千万不要怕麻烦,更不要放弃使用助听器。建立恰当的期望值也是适应助听器的关键因素。 |